一直想拍曬麵的場景,總覺得,在廣場上以老舊竹篩曬麵所呈現的畫面,如同新竹北埔曬柿子一樣充滿著古意與美感。
於是前陣子,走了一趟關廟協進製麵廠。
麵廠由李金生先生於民國41年創立經營,已傳至第三代。
目前由第二代的李玉珍和第三代的李政霖、李明憲兄弟經營。
三家都稱協進,店面均在東安街上比鄰相連,卻不互相搶客。
其實關廟地區製麵,源自台灣光復時期。
近年來,關廟地區各製麵廠皆會掛上「關廟麵」的招牌,目前將近有50多家。
關廟麵,又稱日光麵、生麵乾、大麵、因麵條折疊成綹(音同「柳」)狀,也稱為「綹仔麵」,以麵粉為原料加鹽製成,與 一般麵條比較,原料上並無兩樣。
壓好的麵片放在切割機上,裁切成一條一條的麵綹,然後透過人工迅速的將麵條拉成扇形排列在竹子編制而成的大圓篩上。
老闆娘說,透過陽光曝曬,讓麵條完全的乾燥,因此變得更香Q可口,也能不透過防腐劑而保存更久。
天氣好時,麵曝曬個兩天就可以大功告成,多雨時晴時,則三至四天不等,風雨欲來前時,更要與老天賽跑,趕快收攤。
為了迎合大眾口味,目前麵廠推出各式各樣麵條,有蔬菜麵、蕃茄麵、紫山藥麵等等,古色古香的關廟麵,因此更有賣相。
上圖是老闆娘,也是協進製麵廠第三代大媳婦。
以下粗體字引用蘋果日報。
廣場上一陣清風撫過,吹起微微的麵香。
成排的竹篩裡擺滿了細白的麵條,製麵師傅頂著烈日、滴著汗水,不斷地翻動著篩子,要曬出小麥最純正的芳香。
麵條人人嘗過,但來到關廟的曬麵場上,「麵」卻是以另一種動人的姿態吸引你我的感官,有著值得特地前來尋覓的好風景、好味道。
將曬麵的場景描述得再迷人不過了。
2011.11.02,與兒子同遊,攝於關廟。
留言列表